【杯中的海風,來自哪裡?】
威士忌的海風氣味、海潮氣息,很可能不是來自於海風的吹拂。
某些廠區庫房與海岸線相接,據信會吸收海風帶來的風味物質,Bowmore的例子頗為人津津樂道;然而該廠威士忌實際化驗無法檢出氯化鈉——代表浪花激起的海水微粒,並未直接進入威士忌,而海水風味應該另有根源。同樣位於艾雷島的Bruichladdch蒸餾廠,也在海濱庫房進行一項實驗,發現桶陳四年後,鈉離子濃度明顯提高;然而依舊不足以證明海水風味來自海風吹拂。況且,鈉離子造成的感官特徵其實不是海風氣息,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反觀其他廠區濱海庫房的威士忌,不見得帶有海水風味;沒有濱海的蒸餾廠,卻可能製出帶有海風與鹽滷氣息的威士忌——因此,海風氣息這項感官特徵,與庫房是否濱海沒有直接關係。此外,Oban的案例特別耐人尋味——酒廠巷口就是海港碼頭,然而該廠極高比例的烈酒都運至集團位於格拉斯哥的中央酒庫培養熟成,然而該廠威士忌卻依然帶有海風氣息。
其實,威士忌若出現海潮氣息、鹽碘與甲殼類海鮮氣味,泰半源自發酵產生的醇、酸、醛,其次還有桶壁物質氧化物,或者海島泥煤烘焙燻製麥芽的殘留,但不見得是橡木桶受到海風經年吹拂的結果。「橡木桶在濱海庫房裡吸收了海風氣息,威士忌因此帶有海潮風味」,這個說法特別詩意浪漫,也因此盛行不衰。
(2016年舊文,歷久不衰)